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才能赔偿

2025-11-12 08:00:16 法律知识 0
  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才能赔偿?工伤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获赔时间不确定,一般要经多阶段。先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最后索赔。顺利需半年到一年,有争议、复议或上诉则耗时更久。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才能赔偿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获得赔偿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通常要经过多个阶段。

   首先是确认劳动关系。由于没有劳动合同,需先通过劳动仲裁来确定劳动关系,该程序一般需45天,情况复杂可延长15天。

   然后是工伤认定。确认劳动关系后申请工伤认定,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后一般60日内作出认定决定,事实清楚的15日内可出结果。

   接着是劳动能力鉴定。需等伤情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起60日内作出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最后是索赔。若单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赔偿相对较快;若单位未缴纳,需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索赔,仲裁一般45天,诉讼一审普通程序6个月,简易程序3个月。

   整个程序顺利的话,可能需半年到一年;若存在争议、需复议或上诉,耗时会更久。

   二、工伤没劳动合同怎样取证

   在工伤且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通过以下方式取证:

   第一,收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清单等,这些材料能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经济关联,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

   第二,收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证件直接显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证明劳动者属于该单位员工。

   第三,找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同事的证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伤发生的情况。

   第四,收集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这些文件能体现劳动者求职及被单位录用的过程,从而佐证劳动关系。

   第五,收集考勤记录。考勤表、打卡记录等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对认定劳动关系和工伤有帮助。

   第六,收集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的照片、视频、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用以证明工伤事实的发生。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收集证据,能增加认定劳动关系和工伤的可能性。

   三、申请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申请工伤时没有劳动合同,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支付凭证,包括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条等;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像打卡记录、考勤表;还有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材料可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其次,进行劳动关系认定。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仲裁委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相关事实进行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后,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劳动关系证明、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将被认定为工伤。

   以上是关于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才能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