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不签劳动合同合法吗
一、劳动不签劳动合同合法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却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不合法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比如,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单位保存劳动合同吗
用人单位应当保存劳动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保存劳动合同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是其履行法定义务的体现,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使其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查阅合同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在劳动纠纷发生时,劳动合同是重要的证据之一,用人单位妥善保存有利于在应对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时,能够准确提供合同条款等相关依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保存劳动合同,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等法律后果。所以,用人单位务必妥善保存劳动合同,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劳动法劳动合同给员工吗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给员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各执一份。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清晰知晓自身的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重要条款。若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其提供。若用人单位拒绝,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给员工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书面凭证,员工妥善保存劳动合同,在遇到劳动纠纷时,如工资支付争议、加班争议、解除劳动关系争议等,可作为有力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以,劳动合同必须给员工,这是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
以上是关于劳动不签劳动合同合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