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等待实质审查是不是失败
一、商标等待实质审查是不是失败
商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并非意味着失败。
商标审查流程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便进入实质审查环节。等待实质审查只是商标审查进程中的一个正常阶段,在此阶段,商标局将对商标是否具备显著性、是否违反禁用条款、是否与在先商标冲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只有在实质审查结束后,根据审查结果,商标局才会作出是否予以初步审定公告或驳回的决定。若存在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如缺乏显著性、与他人在先商标近似等情况,可能导致驳回;但如果符合商标注册要求,则会予以初步审定并公告。
所以,不能将等待实质审查等同于失败,应耐心等待商标局作出最终审查决定,期间可随时关注商标状态变化。
二、侵权商标30万元追究刑事责任吗
侵权商标达30万元,有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关于“情节严重”的认定,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等情形属于情节严重。
若侵权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达30万元,已远超入罪标准,大概率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从而追究刑事责任。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也构成犯罪。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若这30万元属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销售金额,同样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名字相似的商标侵权负刑事责任吗
名字相似的商标侵权是否负刑事责任,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商标侵权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才会涉及刑事责任。若只是单纯名字相似,并不必然导致刑事责任。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是否符合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这里强调“同一种商品、服务”以及“相同的商标”,名字相似不一定等同于“相同的商标”。
若名字相似的商标侵权行为,非法经营数额在一定标准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达到相应标准,以及有其他严重情节,就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等情况。
总之,名字相似的商标侵权不一定负刑事责任,要综合考量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准确判定。
以上是关于商标等待实质审查是不是失败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