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和解除有关系吗

2025-11-18 22:20:15 法律知识 0
  合同无效和解除有关系吗?合同无效和解除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都会使合同不再履行,让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并影响当事人利益。区别在原因、效力和后果上,如无效多因违法,自始无效;解除常因协商等,解除前合同有效。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合同无效和解除有关系吗

   合同无效和解除有一定联系,但存在明显区别。

   联系在于,二者都会使合同不再履行,产生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终止的结果,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影响。

   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原因不同。合同无效是因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定情形。而合同解除通常是因当事人协商一致、一方根本违约或出现不可抗力等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等情况。

   第二,法律效力不同。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自成立时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无需当事人主张,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依职权认定。而合同解除是使合同关系自解除时起向将来消灭,在解除前合同是有效的。

   第三,法律后果不同。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二、无效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无效合同是指因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例如,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情形下签订的合同,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这些合同由于违背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所以,无效合同从本质上就不具备法律赋予的效力,不受法律保护。

   三、合同无效了还可以立案吗

   合同无效后可以立案。法院立案主要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而非合同是否有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这些条件。

   合同无效情形多样,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即便合同被认定无效,当事人因合同无效产生的争议仍可通过诉讼解决。

   例如,合同无效后涉及财产返还、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纠纷,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法院立案受理后,会根据查明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合同效力作出认定,并依法处理因合同无效引发的法律后果。所以,合同无效不影响立案,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受理案件。

   以上是关于合同无效和解除有关系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