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会漏案吗
一、取保候审期间会漏案吗
取保候审期间存在漏案的可能性。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该期间,犯罪嫌疑人虽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但刑事诉讼程序仍在进行,司法机关会继续侦查案件。
若在取保候审期间,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其他未被处理的犯罪事实,即漏案,会依法对漏案展开调查。一旦查证属实,漏案与已处理案件会一并处理。依据法律规定,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应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是其法定义务。若主动交代漏案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坦白,在量刑时可从轻处罚;若故意隐瞒,被司法机关发现后,可能会影响其量刑,甚至可能导致变更强制措施,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
二、取保候审如何申请请假
被取保候审人若需请假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应按以下步骤申请:
首先,向执行机关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要详细说明请假理由,如因就医、处理重要事务等;明确请假时间,精确到起止日期;说明前往地点,包括具体的市、县名称;并阐述请假期间的联系方式及安排。
其次,执行机关通常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时会综合考虑案件情况、请假理由的合理性、对诉讼活动的影响等因素。
若申请获批,被取保候审人应严格遵守请假期限,在请假到期前返回,并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到。若在请假期间违反规定,如未经批准擅自延长请假时间、前往其他地点等,执行机关有权根据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人务必严格遵循请假程序和相关规定,确保自身权益和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
三、取保候审都不能干嘛呢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取保候审人如需离开居住的市、县,必须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才可离开。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确保执行机关能及时掌握其动态。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司法机关传讯时,被取保候审人应按要求及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等。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能对证人进行威胁、引诱、贿买等,防止影响证人客观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包括不能销毁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不能制造虚假证据,也不能与其他同案犯商量统一口径。
此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多项规定: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违反规定可能会被变更强制措施,如重新逮捕等。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期间会漏案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