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效力是哪些
一、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效力是哪些
在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之后,将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法律效力:首先,原有合同将不再生效,如涉及到合同变更,当变更手续完备时,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亦随之确立。
合同变更的效力只会导向未来,并不涉及溯及力的问题;至于合同解除,在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不存在溯及力的疑问。
关于合同解除效力是否具有溯及力,国内仍存有争议。
但我们主张,除非双方事先有明确约定,否则合同解除不应具备溯及力。
原因在于,合同解除是针对已生效的合同而言,如果合同尚未成立,就谈不上解除的问题。
如果承认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实际上就是默认被解除的合同从未成立过,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最后,无论合同是否变更或解除,都不会对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条款以及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产生任何影响。
在合同变更或解除后,若导致一方遭受损失,除了依法或依照约定可免责的情况之外,均应有过错方承担相应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变更和合同解除的区别和联系
合同变更和合同解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如下:
区别:
(一)概念不同。合同变更指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在原合同基础上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合同解除则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自始或向将来消灭。
(二)效力不同。合同变更后,原合同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变更部分按新约定执行;合同解除后,合同关系不再存在,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已履行部分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三)发生条件不同。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定情形;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法定解除需满足特定法定事由。
联系:
一方面,二者均是对已成立合同的调整。合同变更调整的是合同具体内容,合同解除调整的是合同整体关系。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合同变更可能是避免合同解除的一种方式,当出现可能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形时,当事人可协商变更合同以维持合同关系。
三、合同被消除后,解除后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合同解除后,根据不同情况,当事人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恢复原状的责任。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应将因合同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若财产已无法返还或没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例如,租赁房屋合同解除后,承租人需将房屋返还给出租人。
(二)赔偿损失的责任。若合同解除是因一方违约导致的,违约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比如,因一方迟延供货导致合同解除,需赔偿对方因无法按时销售货物产生的利润损失。
(三)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当事人可能需要采取修理、更换、重作等补救措施,以减少对方的损失。例如,承揽合同中,定作人解除合同是因承揽人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承揽人可能需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修复。
以上是关于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效力是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