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和社保的区别
一、劳动仲裁和社保的区别
劳动仲裁与社保存在多方面区别。
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事项发生争议时,可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它主要依据劳动法律法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居中裁决,以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社保则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保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照规定共同缴纳费用,以实现对劳动者基本生活和权益的保障。
劳动仲裁侧重于解决双方之间具体的劳动争议纠纷,而社保是一种保障体系,是劳动过程中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二者在概念、功能和性质上均有明显不同。
二、劳动仲裁黑厂怎样取证
在劳动仲裁中应对所谓“黑厂”,取证至关重要。首先,收集劳动合同,它是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明,若没有书面合同,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其他凭证也可,如工资支付记录,像工资条、银行转账明细等,可证明单位发放工资情况。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也能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其次,针对加班情况,保存好加班通知、加班审批表、加班时长记录等证据。比如考勤打卡记录显示的加班时间,工作群里关于加班任务的安排等。
再者,留意工资构成及发放情况,除基本工资外的奖金、津贴、补贴等发放记录都要留存。还有单位的规章制度,若涉及对劳动者不利的处理依据,要查看其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向劳动者公示。
另外,收集工作环境相关证据,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照片、视频等,可证明劳动条件恶劣。在取证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通过多种方式固定证据,为劳动仲裁提供有力支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仲裁后企业罚款吗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企业是否会被罚款,取决于具体情形。
如果企业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未依法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可依法处以罚款。例如,企业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若企业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存在妨碍仲裁程序进行的不当行为,如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仲裁机构可依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训诫、罚款等处罚。
但单纯劳动仲裁结果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企业被罚款。劳动仲裁主要是对双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如裁决企业支付劳动者相应款项、恢复劳动关系等。企业是否被罚款关键在于其是否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仲裁程序相关规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和社保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