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结案是怎么弄的
一、民事纠纷结案是怎么弄的
民事纠纷结案方式多样,具体如下:
判决结案:法院对案件审理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判决书生效后,案件即告终结。若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结案:包括法院调解和人民调解等。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生效,案件结案。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性质,若当事人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法院确认有效后也可结案。
撤诉结案:原告在宣判前可以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法院裁定准许撤诉的,案件终结。撤诉原因可能是双方自行和解、原告证据不足等。
和解结案: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撤回起诉从而结案。和解协议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具有合同效力。
终结诉讼:出现法定情形,如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等,法院裁定终结诉讼,案件结案。
二、民事纠纷未解决能出国吗
一般情况下,民事纠纷未解决不影响出国。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
若民事纠纷进入强制执行阶段,而当事人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那么根据相关规定,这类人员会被限制出境。因为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法律义务前,可能有逃避执行的风险,所以法院会对其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以保障执行程序顺利进行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若民事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是案件的关键证人或者被告,且法院有明确要求其不得离境,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也不能出国。因为法院需要当事人配合案件的审理工作,确保案件能正常推进和查明事实。
除此之外,普通的民事纠纷,在没有涉及上述限制情形时,当事人可以正常出国。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限制出境的因素,若有疑问也可向法院咨询。
三、民事纠纷终审怎么办
民事纠纷终审后,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及应对方式:
1. 服从判决:若当事人认同终审判决,应按照判决内容履行义务。如涉及赔偿,需及时支付赔偿款;若涉及行为履行,要依照判决要求执行。不履行可能会面临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收入等措施。
2. 申请再审:若当事人认为终审判决存在错误,如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等,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时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以证明判决确有不当之处。不过,再审申请并不必然启动再审程序,需法院审查决定。
3. 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会依法提出抗诉,启动再审程序。
以上是关于民事纠纷结案是怎么弄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