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如何认定的

2025-11-12 19:40:11 法律知识 0
  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如何认定的?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认定有法可依。企业经营违法违规、从业人员严重违规、企业安全保障处置不力、主体信用记录不佳等情况符合认定条件。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收集信息,按标准和程序审核公示后确定。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如何认定的

   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认定通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

   首先,在经营方面,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若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如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出租或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并诱骗游客消费等,可能被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

   其次,旅游从业人员层面,导游、领队等若出现向旅游者索取小费、诱导或安排旅游者参加违法或违反社会公德活动等严重违规行为,也会影响其所属企业被认定。

   再者,在安全保障上,旅游企业对旅游安全事故处置不力,如未及时采取必要救助和处置措施、隐瞒或缓报事故等情况,会被纳入认定考量。

   另外,在信用记录方面,若旅游市场主体多次受到行政处罚、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等,也符合认定条件。

   具体认定由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根据收集的相关违法违规信息,依据明确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进行审核并公示,最终确定严重失信主体。

   二、失信人去旅游如何界定

   失信人去旅游的界定主要依据以下方面:

   首先,看旅游方式。若失信人选择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等高消费的交通方式出行旅游,这明显违反了限制消费令,可认定为不当旅游行为。因为根据相关规定,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进行高消费活动。

   其次,考虑旅游地点及消费场所。如果失信人前往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旅游消费,也属于界定为违规旅游的范畴。这些场所的消费通常较高,不符合对失信人的限制要求。

   再者,结合旅游费用来源。若旅游费用是由失信人自己支付,且其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却拒不履行,而去旅游享乐,就可认定此次旅游行为不当。但如果是他人自愿且用自己合法财产为失信人支付旅游费用,情况则相对复杂,需进一步调查核实是否存在规避执行等情况。

   最后,判断是否超出其正常生活、工作所需的必要出行范围。如果出行旅游是出于商务考察、就医等合理必要原因,一般不认定为违规旅游;反之,若纯粹是休闲度假旅游,就可能被认定为违反限制消费规定。

   三、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认定

   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认定需遵循相关标准与程序。

   认定标准方面,依据相关规定,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存在以下情形会被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一是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被人民法院判决承担全部或主要民事责任,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二是在旅游经营活动中因哄抬物价、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严重违反市场公平交易规则行为,受到行政处罚;三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属于旅游市场主体主要责任;四是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造成游客滞留或严重社会不良影响;五是受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处罚。

   认定程序上,先由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核实符合严重失信主体情形后,作出认定决定,并将认定信息录入全国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同时,向社会公布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接受社会监督。严重失信主体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举行听证等权利。

   以上是关于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如何认定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