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翻公证过得遗嘱
一、如何推翻公证过得遗嘱
要推翻公证遗嘱,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审查遗嘱的形式要件。若能证明公证遗嘱在办理过程中未遵循法定程序,如公证人员不具备资质、公证过程缺乏必要的记录和见证等,那么该公证遗嘱可能因程序违法而被推翻。
其次,对遗嘱人的行为能力存疑。若有证据表明遗嘱人在订立公证遗嘱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例如处于神志不清、受胁迫、被欺诈等状态,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遗嘱效力可能受到影响。
再者,可从遗嘱内容的真实性出发。若能证实遗嘱内容并非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如存在他人伪造、篡改遗嘱内容的情况,也可尝试推翻公证遗嘱。
最后,当有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抵触时,若后立的遗嘱符合法定形式,即便未经过公证,也可能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之前公证遗嘱的效力。不过,推翻公证遗嘱需有充分、确凿的证据,通过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定。
二、形式瑕疵遗嘱效力认定
形式瑕疵遗嘱的效力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其一,遗嘱形式瑕疵的严重程度。若瑕疵轻微,不影响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体现,且能通过其他证据予以佐证,可能被认定有效。例如,自书遗嘱中个别字迹模糊,但结合遗嘱整体内容及相关背景能明确遗嘱人意图,法院可能认可其效力。
其二,能否确定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即便遗嘱存在形式上的缺陷,但有充分证据证明遗嘱内容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反映,如遗嘱人在订立遗嘱过程中有清晰的表达,有见证人的证言等,也可能被认定有效。
其三,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不同类型的遗嘱,法律对其形式要求各异。如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若违反法定形式要求,但符合特定司法实践中关于补正或解释的情形,效力也可能得到认可。
总之,形式瑕疵遗嘱的效力认定并非简单地依据形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而是要全面审查,以确保在尊重遗嘱人真实意愿的基础上,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怎样表示接受口头遗嘱
接受口头遗嘱,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明确表明态度。在遗嘱人表述口头遗嘱内容后,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应清晰、明确地向遗嘱人表示接受该遗嘱安排。例如,直接陈述“我接受您的这份口头遗嘱”之类的话语,让遗嘱人知晓其意愿得到认可。
二是及时记录关键信息。虽然口头遗嘱可能无法像书面遗嘱那样有完整的文本,但接受人应尽可能记住遗嘱的关键内容,如遗产的分配方式、具体财产指向等。如有条件,可在事后尽快通过书面形式整理记录下来,注明遗嘱人表述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等相关信息。
三是确保有合适的见证。根据法律规定,口头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接受人在表示接受时,也应在见证人的见证下进行,以增强口头遗嘱及接受行为的法律效力和可信度。
需注意,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以上是关于如何推翻公证过得遗嘱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