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从犯的量刑依据有哪些

2025-11-13 11:21:00 法律知识 0
  认定从犯的量刑依据有哪些?根据参与共同犯罪的频率来判断,频繁参与共同犯罪或全程参与所有共同犯罪活动的人通常会被视为主犯;相反,首次参与共同犯罪或参与次数明显低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人,以及仅参与部分共同犯罪的人,则通常被视为从犯。接下来财视传媒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认定从犯的量刑依据有哪些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案件中,率先发起犯意的人通常被视为主犯,而那些仅仅是表示支持或默许该计划的人则常常被归类为从犯。

   然而,这一判定准则并非恒定不变的。

   只要在犯罪共谋阶段表示过认同,并且在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环节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的罪犯,也可以成为主犯,而非从犯。

   2.在事前共谋型的共同犯罪活动中,策划和指挥整个犯罪行动的人通常被认定为主犯,而那些被动地接受任务并听从指挥的人则往往被视为从犯。

   3.根据参与共同犯罪的频率来判断,频繁参与共同犯罪活动或者全程参与所有犯罪活动的人通常会被视为主犯;相反,首次参与共同犯罪或者参与次数相对较少的人,以及仅参与部分犯罪活动的人,则更有可能被认定为从犯。

   4.从参与共同犯罪的力度来看,主犯的行为通常具有更大的强度、更为残忍的手段和更加娴熟的技巧,而从犯的行为则通常较为温和,或者技巧不够纯熟。

   5.从对犯罪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来看,由于主犯的行为强度较大或者技巧熟练,他们通常会对犯罪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因素;而从犯由于初次涉足此类犯罪,行为强度较小,或者技巧尚显生疏,因此他们对犯罪结果的影响通常较小,甚至可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认定从犯的量刑条件是什么

   咱们中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对那些帮助别人犯罪的人,他们在法律上会比主犯受到的惩罚轻一些,这包括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但是,法律也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量刑标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下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些量刑标准吧,这些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挺有参考价值的。

   对于共同犯罪这种情况,法院会根据每个被告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有他到底有没有亲自去做违法的事情等等因素来决定增加或减少基准刑的幅度。

   三、认定从犯的量刑条件

   在判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从犯身份时,我们主要注重的是从犯在此类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各自的具体作用程度。

   倘若从犯在犯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那么他/她便可被视为从犯。

   在对该类案件进行裁定量刑之时,司法机关将根据从犯的所涉罪名性质、案情严重程度、社会危害性,以及他们当下的悔罪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考虑,从而最终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惩罚。

   举例而言,若从犯自愿承认自身罪行、提供重大立功线索或积极退还赃款财物等,那么可能获得更为大幅度的从轻或减轻判罚。

   而对于那些受到强迫而被迫卷入犯罪活动,并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不足道的从犯,司法机构可能会考虑予以免除刑法之处理。

   以上是关于认定从犯的量刑依据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