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开除不给工资怎么办
一、未成年被开除不给工资怎么办
未成年人受雇工作本身就违反法律规定。若未成年被开除且不给工资,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指出其行为违法,要求足额支付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其支付工资,并可依法给予处罚。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提交相关证据,如工作证明、考勤记录、工资约定等,仲裁机构会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需注意,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在处理过程中提供必要协助。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保障未成年人应得的工资报酬,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相关部门应依法追究用人单位雇佣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
二、判处拘役三个月要开除工作吗
判处拘役三个月是否会被开除工作,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拘役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的工作单位有明确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予以开除,那么通常会被开除。但有些单位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及劳动者的一贯表现、工作贡献等综合考量,不一定会直接开除。
比如某些国有企业,可能会先进行调查评估,若劳动者平时表现良好且犯罪情节相对较轻,可能会给予留用察看等处分而不是直接开除。而一些私营企业可能基于自身管理需求和对该岗位重要性的判断,也会有不同处理方式。
总之,判处拘役三个月后劳动者工作是否被开除,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用人单位基于具体情况所做出的决定。
三、工作六年的员工开除赔偿多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该员工工作六年,若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上述标准的二倍向其支付赔偿金,即十二个月工资。
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例如,员工月工资为5000元,且不存在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情况,那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赔偿金为5000×12×2 = 120000元。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被开除不给工资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