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劳动局申请仲裁
一、怎样去劳动局申请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需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准备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其次,明确仲裁请求,比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赔偿金等,并整理相关证据支持请求。然后,前往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和地点。当事人需按时参加庭审,在仲裁庭上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进行辩论等。最后,等待仲裁裁决,仲裁庭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的可延长十五日。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在规定期限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怎样证明不是劳动关系
要证明不是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看双方是否存在人身隶属性。若一方不受另一方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工作时间、地点、方式较为自由,则不具备劳动关系典型特征。
其次,审查报酬支付方式。劳动关系中工资通常定期、固定发放,且有明确工资构成和计算方式;若报酬支付不规律,更类似劳务报酬结算,则可能非劳动关系。
再者,判断工作内容性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持续性、稳定性的核心业务工作;若只是临时性、一次性、辅助性工作,与用人单位核心业务关联不大,也不利于认定为劳动关系。
另外,考察双方是否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比如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中体现出建立劳动关系的意图,像劳动者接受管理、遵守制度等;若缺乏此合意,只是基于特定事项的合作关系,则非劳动关系。
最后,参考双方提供的证据。如合作协议、任务单、结算凭证等,这些文件中对双方关系的描述和约定,能辅助判断是否为劳动关系。
三、怎样确认劳动关系存在
确认劳动关系存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书面文件,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
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银行工资流水、工资条等,显示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三、社保缴纳记录,能体现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四、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表明劳动者受雇于该单位。
五、考勤记录,反映劳动者的出勤情况及工作时间。
六、其他劳动者的证言,证明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
七、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牌”“工作服”“登记表”“报名表”“考勤记录”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八、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九、考勤记录。
十、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在实践中,可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以准确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以上是关于怎样去劳动局申请仲裁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