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哪些无效
一、电子合同哪些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的电子合同无效:
1.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电子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此类合同,因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合同自始无效。
2.虚假意思表示: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电子合同无效。如为逃避债务,双方虚假订立电子买卖合同转移财产,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3.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电子合同无效。比如,电子合同涉及买卖国家禁止交易的物品,合同必然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电子合同无效。若电子合同约定的内容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不受法律保护。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电子合同无效。像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商业利益,该合同应认定无效。
电子合同若存在上述情形,将被认定无效,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合同无效可以退吗
合同无效通常可以要求返还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具体来说,如果是一方交付了金钱,另一方应将金钱退还;若交付的是物品,应返还物品。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原物返还,比如物品已被消耗、损坏或无法追回等,此时需要进行折价补偿。
若合同无效是一方过错导致,无过错方还可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失。例如,因信赖合同有效而进行的合理支出等。
不过,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返还财产,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由其确认合同效力,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返还财产、折价补偿等裁判。
三、阴阳合同会无效吗
阴阳合同并非当然无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阳合同通常无效。阳合同是双方虚假意思表示签订,为对外展示而订立,不体现当事人真实意愿。依据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阳合同无效。
阴合同效力视情况而定。阴合同反映双方真实意思,如果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一般认定为有效,受法律保护;若阴合同内容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如逃避税收、违反招投标规定等情形,则阴合同无效。
以房屋买卖为例,为逃避税费,双方签订低价的阳合同用于备案,同时签订反映真实交易价格的阴合同。阳合同无效,而阴合同若无其他违法情况则有效,双方应按阴合同履行权利义务。
总之,阴阳合同效力判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具体分析。
以上是关于电子合同哪些无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