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辱骂他人怎么处罚
一、公然辱骂他人怎么处罚
首先,对于公然侮辱他人的违法行为,具体处罚规定如下:若该等行为尚未触及到刑法范畴,则会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若情节较为恶劣,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侮辱行为情节严重,便可能构成侮辱罪,届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关于侮辱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客体要件,即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
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层面上表现为通过暴力手段或者其他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本罪的犯罪嫌疑人。
最后,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公然辱骂他人如何认定公然
公然辱骂他人中“公然”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行为的公开性。即辱骂行为是在不特定多数人或者多数人能够知晓的场合实施的。例如在大街上、广场等公共场所,或者在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等进行辱骂,使得周围不特定的人都能听到。
二是受众的不特定性。不特定意味着行为对象并非是特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人,而是可能被任意其他人感知到。像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辱骂信息,虽然无法确定具体哪些人会看到,但潜在的受众是不特定的多数网民。
三是行为的公然性表现。行为人并不刻意回避他人,甚至可能是有意让更多人知道其辱骂行为。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遮掩地大声辱骂他人。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公然”要结合具体的行为场景、方式等综合判断,若辱骂行为符合上述特征,一般可认定为公然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等违法行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公然辱骂他人构成什么罪
公然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 这里的“公然”是指当着众人或者第三人的面,或者是利用可以使不特定的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辱骂。
2. 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指手段恶劣的,如当众将粪便塞入他人口中等;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导致被侮辱者自杀、精神失常等;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的等情况。如果不满足情节严重的条件,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受到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等行政处罚。
以上是关于公然辱骂他人怎么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