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内什么样的条款无效
一、合同内什么样的条款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内以下条款无效: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条款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条款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条款无效。例如双方为了逃避债务,虚假签订资产转让合同,该合同条款自始无效。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条款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条款无效的除外。如买卖毒品的合同条款,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无效的。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条款无效。比如约定以限制他人婚姻自由为条件的合同条款,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条款无效。例如,双方恶意串通签订合同,损害了第三人的债权,该合同条款无效。
若遇到合同条款效力的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二、怎么认定空白合同无效呢
认定空白合同无效,可从以下方面判断:
1. 缺乏必备条款:合同若欠缺当事人姓名或名称、标的和数量等核心要素,无法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可能被认定无效。例如买卖空白合同未写明交易物品及数量,权利义务模糊,会影响合同效力。
2. 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下签订空白合同,合同可被认定无效。如企业胁迫员工签订空白劳动合同,员工并非自愿,该合同无效。
3. 违反法律法规: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属无效合同。比如空白借贷合同约定的利息远超法定上限,超出部分无效。
4. 恶意串通:当事人恶意串通,签订空白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同无效。例如开发商与购房者恶意串通,通过空白购房合同套取银行贷款,损害银行利益,合同无效。
若要认定空白合同无效,需综合考量合同具体情况,收集相关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三、合同无效双方可以解除吗
合同无效与合同解除是两个不同概念。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存在法定无效情形,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存在解除的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解除适用于有效合同。所以合同无效时,双方无需解除合同,而是按合同无效的相关规定处理后续事宜。
以上是关于合同内什么样的条款无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