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合同无效怎么办
一、建设合同无效怎么办
建设合同无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
若建设工程已竣工且经验收合格,承包人可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若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修复后验收合格,发包人应支付工程款,但可要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修复后仍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
对于合同无效双方的过错,根据《民法典》规定,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承包人若明知自身无资质仍承接工程,发包人若未审查承包人资质,双方都存在过错。
建设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已完成的部分工程无法返还,需进行折价处理。
建设合同无效后应按上述法律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处理,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二、哪些条款合同无效了
根据法律规定,存在以下情形的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一方违背另一方真实意愿,通过欺骗或强制的方式使对方签订合同,且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条款无效。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合同双方或多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合谋签订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相关条款自始无效。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表面上合同形式合法,但实际目的是为了进行违法活动,这类合同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善良风俗,损害广大民众利益,其条款应认定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冲突时,该条款无效。
6.造成对方人身伤害以及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这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一方通过免责条款逃避应承担的责任。
合同条款是否无效需依据具体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判断,必要时可通过法律程序认定。
三、合同无效有什么情形
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在交易中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合同,且该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即合同双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相互勾结,共同实施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通过签订看似合法的合同来掩盖走私、贩毒等非法活动。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危害公共安全或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等,都属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情形。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违反其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签订的合同自然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是关于建设合同无效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