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没有签合同怎么要求赔偿
一、入职没有签合同怎么要求赔偿
如果入职没有签合同想要要求赔偿,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银行工资流水、工资条等)、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工作往来的邮件或聊天记录等。
(二)计算赔偿金额
1. 未签劳动合同,从入职第二个月起,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例如,工作了5个月未签合同,除了正常工资外,可要求4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2. 如果因为未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无法确定,影响劳动者权益,如社会保险无法缴纳等,劳动者还可要求单位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三)提出赔偿要求
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赔偿。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需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入职没签合同怎么要赔偿
在未签订雇佣合约的情况下,任何劳动者自其入职第二天起即可依法享有向雇主索求两倍日薪的权利,且这种权利的有效期限最长可达十一个月之久。首先您可以尝试和所在公司进行友好的沟通,以解决赔偿事宜。如果协商无果,那么请务必搜集并保存所有能够证明您与雇主存在劳动关系以及您的入职日期等关键信息的证据,例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件等等。接下来,您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索取相应的赔偿金。至于具体的赔偿金额,则需要根据您的实际工作时间长短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和计算得出。
三、入职没签合同违法吗
入职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需分情况判断是否违法。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从劳动者角度而言,若劳动者拒绝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仍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总之,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与入职员工签订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拒绝签订的情形则需按具体规定处理。
以上是关于入职没有签合同怎么要求赔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