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后收监怎么算刑期
一、判缓刑后收监怎么算刑期
判缓刑后被收监,刑期计算方式分情况而定。
若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未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期。已执行的缓刑考验期,不计入新判决决定的刑期内。比如,甲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在缓刑第3年犯新罪,后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6年,其之前3年缓刑考验期不算入这6年刑期。
若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此时,罪犯在宣告缓刑前羁押的日期,应当折抵刑期。如乙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第1年因违反监管规定被收监,其在宣判前已被羁押6个月,这6个月可折抵刑期,实际还需执行1年6个月。
二、不认罪严重吗怎么判缓刑
不认罪是否严重及能否判缓刑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从严重程度来说,若嫌疑人确实实施犯罪却不认罪,这种抗拒态度可能影响司法机关对其悔罪表现的评价,司法机关在量刑考量时可能认为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量刑产生不利影响。不过,若嫌疑人确实未实施犯罪,不认罪是其正当行使辩护权利,不应因此加重处罚。
关于不认罪情况下判缓刑,根据法律规定,适用缓刑需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若嫌疑人不认罪,但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符合上述缓刑适用条件,比如犯罪情节轻微、存在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情节,也有可能获得缓刑判决。但实践中,不认罪往往意味着缺乏悔罪表现,会使适用缓刑的难度增加。司法机关会综合全案证据判断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及是否符合缓刑条件。
三、判缓刑才认罪怎么判的呢
判缓刑才认罪的量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认罪行为体现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自身犯罪事实的承认和悔悟态度。在司法实践中,认罪是一个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对于判缓刑才认罪的情况,法院会结合案件具体事实、犯罪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进行全面分析。
若犯罪本身情节相对较轻,比如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同时犯罪嫌疑人符合缓刑适用条件,即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认罪可作为其悔罪表现的体现,增加适用缓刑的可能性。
然而,如果犯罪情节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即便在审判阶段才认罪,也不一定能获得缓刑。因为缓刑的适用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能仅因认罪就突破法律底线适用缓刑。
总之,判缓刑才认罪的最终判决结果,是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进行综合评判后作出的。
以上是关于判缓刑后收监怎么算刑期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