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劳动争议的区别

2025-11-19 21:40:40 法律知识 0
  仲裁和劳动争议的区别?仲裁是双方协议将争议交第三者评判裁决的方法,劳动争议仲裁是其一种,专门处理劳动纠纷。二者区别体现在适用范围、申请主体、程序规则、裁决效力、机构设置这五方面,各方面都存在不同。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仲裁和劳动争议的区别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的一种,专门处理劳动纠纷。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适用范围:仲裁涵盖各类民事、商事等纠纷;劳动争议仲裁仅适用于劳动纠纷,如劳动合同争议、劳动报酬等。

   2. 申请主体:一般仲裁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是平等主体间的当事人;劳动争议仲裁中,申请人是劳动者,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

   3. 程序规则:仲裁程序依据具体仲裁规则,不同仲裁机构规则有别;劳动争议仲裁有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程序,相对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

   4. 裁决效力:一般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按规定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仲裁存在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之分,部分终局裁决作出后,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劳动者符合条件可起诉。

   5. 机构设置:仲裁机构多样,由当事人选择;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二、仲裁怎么鉴定劳动关系

   鉴定劳动关系是确定仲裁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关键。通常可从以下方面考量:

   一、劳动合同。这是最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应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要素。

   二、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工资发放银行流水、工资条等,显示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三、社保缴纳记录。表明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这是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体现。

   四、工作证、服务证等。证明劳动者身份及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凭证。

   五、考勤记录。能反映劳动者的出勤情况,体现其受用人单位管理。

   六、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七、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可佐证劳动关系的存在。

   八、劳动成果。劳动者完成的工作成果,如产品、文件等,与工作任务相关,也可作为参考。

   综合考量上述因素,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劳动关系,为仲裁提供有力依据。

   三、找工作找劳动局有用吗

   找劳动局是否有用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在找工作过程中遭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比如拖欠工资、不依法缴纳社保、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等,向劳动局投诉或寻求帮助是非常有用的。劳动局会依据相关劳动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首先,劳动局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比如要求其足额支付拖欠工资、补缴社保等。其次,若用人单位拒不改正,劳动局有权对其进行处罚,促使其遵守法律规定。此外,对于劳动纠纷,劳动局还可进行调解,帮助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快速解决问题。

   然而,如果只是单纯咨询找工作的常规流程、信息等一般性问题,劳动局可能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求职指导。这种情况下,建议向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职业介绍所或通过网络招聘平台等渠道获取求职帮助。总之,当涉及劳动权益受侵害等与劳动法规相关的找工作问题时,劳动局能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是关于仲裁和劳动争议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