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协议书达成后有效期是几年

2025-11-20 02:21:06 法律知识 0
  调解协议书达成后有效期是几年?调解协议书有效期因情况而异。人民调解协议书经司法确认申请执行期两年,未确认诉讼时效三年;行政调解协议书无明确法定有效期,依协议和规定确定;仲裁与法院调解协议书生效后长期有效。有效期因调解类型等因素不同,要具体判断。接下来财视传媒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调解协议书达成后有效期是几年

   调解协议书的有效期需区分不同情况。

   若是人民调解协议书,经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自调解协议约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未约定履行期间的,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在此期间内,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若未进行司法确认,其本质是一种合同性质的协议,一般民事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若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应在三年内通过诉讼等方式主张权利。

   对于行政调解协议书,通常无明确法定有效期限制,主要依具体协议内容及相关行政规定确定。若一方不履行,可能按相应行政程序处理。

   仲裁调解协议书与法院调解协议书,自生效起即长期有效,具备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随时可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调解协议书有效期因调解类型、是否司法确认等因素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二、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协议一般具有法律效力。在不同的调解情形下,其效力有所不同。

   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只要协议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合法权益,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按约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履行或要求变更、撤销调解协议。

   在法院调解中达成的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与判决书具有同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庭制作调解书后,调解书自双方当事人签收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与仲裁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不过,若调解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可撤销情形,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无效情形,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撤销或认定协议无效。

   三、调解协议对方不履行如何起诉

   若调解协议对方不履行,起诉步骤如下:

   第一,准备材料。需撰写起诉状,清晰阐述双方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同时收集能证明调解协议存在及对方未履行的证据,比如调解协议书、沟通记录等。

   第二,确定管辖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及调解协议具体情况,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特殊情况依相关法律确定管辖。

   第三,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及证据材料,前往管辖法院立案窗口提交,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若材料不齐,需按要求补充。

   第四,立案与缴费。法院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立案并通知缴纳诉讼费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否则按撤诉处理。

   第五,等待开庭。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送达传票,双方需按时到庭参加庭审。

   第六,庭审与判决。庭审中,双方需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若对判决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以上是关于调解协议书达成后有效期是几年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