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吞遗产会少分遗产吗
一、侵吞遗产会少分遗产吗
侵吞遗产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少分遗产。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在遗产分配时,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等原则。如果存在侵吞遗产等损害其他继承人利益的行为,法院在审理和分配遗产时会对此予以考虑。
一方面,若继承人通过隐匿、转移、变卖等手段侵吞遗产,情节较轻的,其他继承人可以向法院主张该侵吞遗产的继承人适当少分遗产。法院会综合考虑侵吞行为的具体情节、对其他继承人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少分的比例。
另一方面,若侵吞遗产的行为情节严重,比如构成故意杀害其他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等极端情况,该继承人可能会丧失继承权,即完全不能分得遗产。
总之,侵吞遗产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会在遗产分配中受到不利影响,具体的分配结果需根据实际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定。
二、父母遗产是共同遗产吗
父母遗产并非一定是共同遗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法定继承情形下。若父母未订立遗嘱,按照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若父母一方去世,其遗产由在世配偶、子女、其父母共同继承,此时遗产为共同遗产,各继承人按法定份额分割;若父母双方均去世,遗产由所有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也是共同遗产。
二是遗嘱继承情形下。若父母订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指定遗产由某一个或几个继承人继承,那么被指定的继承人可单独继承相应遗产,不属于共同遗产;若遗嘱指定多个继承人共同继承,那么对于这些指定继承人而言,该遗产就是共同遗产。
总之,判断父母遗产是否为共同遗产,关键在于是否存在遗嘱以及遗嘱的具体内容,还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等因素。
三、遗产公证属于遗产分配吗
遗产公证不属于遗产分配。以下为你具体阐述:
一是概念不同。遗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性、合法性,确认继承人的继承权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遗产的继承过程合法、公正,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例如,通过公证确定哪些人有资格继承遗产。
二是遗产分配是在确定继承人后,对遗产具体进行划分和处置的过程。这涉及到按照法律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将遗产在各个继承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比如,按照遗嘱,房产由某一继承人继承,存款由其他继承人按比例分配等。
所以,遗产公证侧重于对继承资格和继承行为的合法性确认,而遗产分配是在合法基础上对遗产的实际划分,二者有着明显区别,不能将遗产公证等同于遗产分配。
以上是关于侵吞遗产会少分遗产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