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12还是14
一、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12还是14
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12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在这之前,一般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作出如此调整,是基于现实中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行为的新情况,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安全,让实施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同时也体现了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既严肃惩处又教育挽救的综合考量。
二、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什么时候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进行过调整。在原规定基础上,经修订,自施行起,将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标准下调至12周岁。
具体而言,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次调整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对于一些严重暴力低龄犯罪行为给予法律规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法律秩序。反映了立法机关在权衡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公平正义、法治秩序等多方面因素后作出的科学决策,体现了刑法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和与时俱进。
三、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否有必要下调
承担刑事责任最低年龄是否下调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从社会现实角度看,下调有一定合理性。随着时代发展,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提前,部分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造成极大冲击。若不将其纳入刑法规制范围,难以实现刑罚的威慑和教育功能,也无法给予受害者及其家属合理的法律慰藉。
然而,下调也需谨慎对待。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认知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法律应给予特殊保护与关爱。若过度下调年龄,可能导致部分未成年人过早贴上“罪犯”标签,不利于其后续的改造和回归社会。
因此,是否下调要权衡利弊。一方面,需准确评估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确保刑法能及时惩处严重危害社会的低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的教育矫正机制,使下调年龄与教育改造措施同步推进,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相统一。
以上是关于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12还是14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