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
一、职务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
职务犯罪取保候审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具体条件如下: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此类刑罚相对较轻,对社会危险性较小。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判断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需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嫌疑人的悔罪表现等因素。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保障特殊群体的权益。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这种情况下,为避免超期羁押,可对嫌疑人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需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提出。公检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二、申诉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
申诉期间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需符合法定条件。
申诉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有关机关提出重新审查处理的请求。而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在申诉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条件,就能够向有关机关申请取保候审。不过,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若不符合法定条件,即便提出申请也无法获得批准。
三、取保候审什么样的能缓刑
取保候审与能否缓刑并无直接关联,但满足以下情形的,被取保候审人判缓刑概率相对较大:
1. 犯罪情节较轻:这通常指犯罪行为的性质、手段、危害后果等方面相对不严重。比如初犯、偶犯,犯罪行为未造成严重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等。像一些轻微的盗窃罪,犯罪金额较小且是临时起意的情况。
2. 有悔罪表现:包括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赃退赔,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积极支付医疗费用,真诚向被害人道歉并获得谅解书。
3.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从犯罪嫌疑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原因、悔罪态度等综合判断其再次犯罪可能性较低。比如因生活一时困难而犯罪,之后有稳定生活来源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4.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司法机关会征求社区意见,评估缓刑对社区秩序、治安等方面的影响。若社区认为该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良好,回归社区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有利于缓刑的适用。
需注意,最终是否能判缓刑,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判定。
以上是关于职务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