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从犯初犯的区别
一、刑事从犯初犯的区别
①关于从犯相较于主犯应如何减轻或从轻处罚的问题,并不是单纯地比较两者的刑事责任程度,而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罪行性质和情节,看是否需要给予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不同的刑罚待遇。
如果主犯在案件中有其他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情节存在,那么他最终的宣告刑期可能会与从犯相同,甚至更低。
②在比较从犯与主犯的刑罚时,我们只考虑他们共同参与的犯罪行为,而不涉及到共同犯罪以外的罪行。
换句如果主犯犯有多重罪行,而从犯仅参与其中一项罪行,那么从犯只能参照主犯与其共同参与的那一项罪行来进行处罚。
③当主犯属于连续犯的情况时,从犯的刑罚比较应该基于主犯与从犯共同参与的犯罪事实以及主犯应受到的刑罚。
至于主犯单独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应受的刑罚,则不应纳入比较的范畴。
例如,假设主犯与从犯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随后主犯又独自连续实施了多次盗窃,那么从犯的刑罚比较应该以主犯与从犯共同实施盗窃行为应受的刑罚为依据。
1、在对从犯进行量刑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所谓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发挥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二、刑法中规定从犯怎么判
在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中,若参与者扮演次要或辅助性角色,便可归类为从犯。
在此种情况下,应适度地减少、减轻或者完全免除对其的惩罚。
在审慎评估从犯的处罚时,我们需全方位考察他们在整个犯罪集团中的角色定位及所产生的影响,并将其他相关要素纳入综合权衡与评价范围之内,从而确定适当的从轻处罚比例。
根据原定的基准刑罚,从犯的处罚力度可降低20%-50%不等;而对于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的从犯,则有可能获得基准刑罚的50%以上的优惠,甚至依据法律规定直接予以免除处罚。
三、刑法中从犯是不是法定从轻处罚的情形
刑法里面我们提到的“从犯”,也就是那些在大家伙儿干坏事的时候,起到次要角色或者只是帮忙儿的那种人。
跟大头目比起来呢,他们可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和心里的恶意相对来说就没那么严重。
所以,按照咱们法律规定,给这种人判刑就可以稍微宽大点儿,或者是减点儿力度。
这一点其实就是咱们国家刑法里的那个“罪行相称”原则,也就是说,判你多少年,得看你做的事情有多恶劣,情节有多严重,还有你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责任。
但是呢,这个从轻判罚并不是说肯定能给你,还得看你具体的案子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根据法律来做出决定。
以上是关于刑事从犯初犯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