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违约标准
一、合同解除违约标准
合同解除违约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确定:
(一)合同约定
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解除合同的违约情形及相应赔偿标准,那么一般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例如,约定一方提前解除租赁合同需支付两个月租金作为违约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以此为违约标准。
(二)法定情形
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而解除合同的,根据公平原则分担损失,一般双方都不存在违约行为。
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解除合同的,违约方需承担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
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另一方解除合同的,违约方应赔偿对方的损失。损失的计算包括为履行合同已做的投入等。
(三)合理预见原则
违约方承担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解除条件算违约吗
合同解除条件是否算违约不能一概而论。
(一)法定解除条件
1. 如果符合法定解除条件,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不算违约。因为不可抗力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双方都无法控制,合同目的无法达成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2. 再如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解除合同也不算违约,这是对方先有预期违约行为。
(二)约定解除条件
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不算违约。因为这是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就预见到并同意的情况,只要解除合同的行为符合约定的程序等要求,就是合法解除,而非违约行为。
但是,如果一方恶意促成解除条件成就或者阻止解除条件不成就以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则构成违约。
三、合同解除算违约么
合同解除不一定算违约。
(一)法定解除的情况。如果符合法定解除条件,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情况,当事人解除合同不属于违约。
(二)约定解除的情况。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成就时一方解除合同,这是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的操作,也不属于违约。
(三)违约解除的情况。如果一方没有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权而擅自解除合同,这就属于违约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等。
以上是关于合同解除违约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