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合同劳动法怎么规定
一、不签合同劳动法怎么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要依法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若满一年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面对用人单位不签合同的情况,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职工劳动合同无效怎么办
职工劳动合同无效,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明确无效认定机构。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其他任何部门或者个人都无权认定劳动合同无效。
其次,确定处理原则。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再者,追究过错方责任。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的损失等。若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使单位遭受损失的,劳动者也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最后,处理后续事宜。劳动合同无效,双方可重新协商签订新的有效劳动合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若无法继续合作,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按规定办理离职手续、支付经济补偿等。
三、公司违反劳动法怎么举报
若公司违反劳动法,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
1.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的政府部门。举报人可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办公地进行现场举报,也可拨打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电话,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举报。举报时要详细说明公司违法情况,如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与公司存在劳动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阐明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并附上相应证据材料。
3.向法院起诉: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不经仲裁,直接就公司违反劳动法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但需注意要符合法院受理条件。
举报公司违法时,要确保自身权益,避免遭受打击报复。同时,要以事实为依据,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以上是关于不签合同劳动法怎么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