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了仲裁还可以仲裁吗
一、约定了仲裁还可以仲裁吗
若已约定仲裁,在符合相关条件下可以进行仲裁。首先,需看仲裁协议的具体约定。若仲裁协议有效且明确约定了仲裁事项、仲裁机构等关键内容,那么在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之内发生争议,是可以按照约定申请仲裁的。
其次,要判断是否存在影响仲裁进行的情形。比如,仲裁协议是否被认定无效,若仲裁协议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导致无效的情形,那么就无法依据该协议进行仲裁。
再者,要注意仲裁时效问题。如果争议事项已过仲裁时效,对方当事人提出时效抗辩,仲裁机构经审查属实,可能会驳回仲裁请求。
总之,约定了仲裁并不必然意味着一定可以再次仲裁,要综合考量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仲裁时效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在满足相应条件时,才能顺利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二、仲裁庭书记员是仲裁点吗
仲裁庭书记员并非仲裁员。
仲裁员是由当事人选定或仲裁机构主任指定,负责对仲裁案件进行审理、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并作出裁决的专业人士,在仲裁程序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案件的实体处理起关键作用。
而仲裁庭书记员主要承担程序性、事务性工作。其职责包括负责仲裁庭的记录工作,如实记录庭审过程中的各方陈述、证据出示、质证辩论等情况;还会负责仲裁文书的送达、案件档案的整理归档等工作。
二者有着不同的职责分工。仲裁员专注于案件的审理和裁决,以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是非曲直;仲裁庭书记员围绕仲裁程序的顺利推进,提供服务和保障工作。所以仲裁庭书记员不是仲裁员。
三、仲裁可以申请公开审理吗
仲裁一般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当事人可以申请公开审理。
根据仲裁相关规定,为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隐私等,仲裁通常不公开进行,案件审理、裁决结果等不对外公开。
但如果当事人希望案件公开审理,可提出申请。是否准许公开审理,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公开审理是否会损害公共利益,是否会对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合理影响,是否违背仲裁基本规则和公平公正原则等。
若涉及国家秘密,即便当事人申请,仲裁庭通常也不会同意公开审理,因为这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总之,当事人有申请仲裁公开审理的权利,但最终决定权在仲裁庭,由其基于多种因素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
以上是关于约定了仲裁还可以仲裁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