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信息怎么量刑
一、泄露信息怎么量刑
根据我国严密且严谨的刑事法律体系所设定的准则,任何有意或无意地违反了相关国家规定,向他人公开或披露公民私人信息的行为,其恶劣程度达到一定界限时,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严厉惩罚,并伴随相应的罚金;如果情节极端严重,则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刑罚,即三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和罚金。
对于那些通过盗窃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同样会受到上述条款的制裁。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这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它主要针对的是那些通过窃取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从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电信公司、交通运输企业、教育机构、医疗卫生部门等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在执行公务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任何触犯此项罪名的人,都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泄露信息怎么才能不被判刑
一、犯罪情节尚未达到“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在相关法规中,所谓的“情节特别严重”通常包含有下列因素:导致受害者丧生、严重受伤等极端严重的后果;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个人信息被收集、出售、购买、提供所获得的收益数量达到“严重”情形的十倍甚至更多。
二、当事人为初次犯罪。“初犯”是指犯罪嫌疑人事先并无任何犯罪记录,此次犯罪系其首次触犯法律。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犯罪嫌疑人此前从未涉及过刑事犯罪,但若因其吸食毒品、参与斗殴、实施盗窃等行为而受到过治安处罚,这些行为同样可以视为社会危害性的体现。因此,尽管犯罪嫌疑人过去未曾有过刑事犯罪记录,但这些治安处罚的历史仍然可能使得检察官更倾向于认定犯罪嫌疑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危险性,进而拒绝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三、全额退还违法所得。在这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需要将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出售、购买、提供信息所获得的所有利益悉数返还。一般而言,涉嫌此类罪行且适用三年以下量刑档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所获得的非法利润并不算多,这并非一个能够使人一夜之间暴富的罪名。因此,“全额退还违法所得”这一条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实现的。
四、确实存在真诚的悔罪表现。在现行的司法实践中,这句话几乎等同于“自愿认罪认罚”。换言之,如果犯罪嫌疑人自愿承认犯罪事实,接受法律制裁,对事实和法律均无异议,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过错,并且愿意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那么这种情况便可视为非常典型的悔罪表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如欲争取不起诉决定,上述四项条件均需得到满足。
三、泄露信息判几年
非法披露他人敏感私人信息的行为,无疑构成了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侵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此类犯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首先,若是在明知的情况下向他人有偿或无偿地销售或提供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情节较为严重的话,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严惩,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其次,若情节特别恶劣,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金;最后,对于那些在执行职务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未经许可擅自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应当从重进行处罚。
以上是关于泄露信息怎么量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