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管辖怎么认定的
一、民事纠纷管辖怎么认定的
民事纠纷管辖的认定主要遵循以下规则:
级别管辖:基层法院管辖一般第一审民事案件。中级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高级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最高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认为应当由其审理的案件。
地域管辖: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但也有例外,如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专属管辖: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具有排他性。如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协议管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二、民事纠纷报警后怎样处理
民事纠纷报警后,警方通常按以下流程处理:
首先,警察会及时出警到达现场,了解纠纷具体情况,包括纠纷发生的原因、经过,固定相关证据,如现场拍照、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并制作笔录等。
其次,判断纠纷性质和严重程度。若情节轻微,事实清楚,警察会进行调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情理,对双方进行劝导,促使达成和解协议。比如邻里因噪音问题产生纠纷,警察会现场调解,要求一方减少噪音影响,另一方给予一定理解。
若纠纷情节较为复杂或双方分歧较大,无法当场调解成功,警察会告知当事人通过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此时,警方会将相关证据和笔录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可能的诉讼使用。
此外,若在纠纷过程中存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警方会依法进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例如,纠纷中一方有殴打他人的行为,警方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三、民事纠纷可抗诉吗
民事纠纷可以抗诉。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
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法定情形包括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因此,当民事纠纷案件符合上述条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依法进行抗诉。
以上是关于民事纠纷管辖怎么认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