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关系能否仲裁
一、解除劳动关系能否仲裁
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仲裁。
因解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劳动合同相关事宜产生纠纷,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合法、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支付争议等,劳动者均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时,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等材料。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陈述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途径,能有效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解除过程合法、公正、有序进行。若对仲裁结果不服,符合条件的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解除劳动关系怎么仲裁
解除劳动关系仲裁,需先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解除劳动关系通知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解除事实的材料。
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申请书应明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等)、事实和理由。
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仲裁庭开庭。双方需按时到庭,在庭审中陈述观点、出示证据、进行质证辩论。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陈述进行审理,并在法定时间内作出裁决。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整个仲裁过程需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公正处理。在解除劳动关系引发纠纷时,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至关重要。
三、公司轮岗符合劳动法吗
公司轮岗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符合劳动法的。
一般来说,若轮岗安排基于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要,且对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工作时长、休息休假等权益未造成实质性不利影响,同时履行了合理的告知及协商程序等,那么这种轮岗安排是合法的。
例如,公司因业务调整,需要不同岗位人员临时轮岗以保障整体运营顺畅,在提前向员工说明轮岗目的、期限、工作内容等,并确保员工的劳动报酬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作时间、加班安排等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员工应当配合。
然而,如果公司以轮岗之名行不合理调岗之实,如大幅降低员工薪资、增加工作强度且未相应增加报酬,或者频繁轮岗导致员工正常生活和职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那么这种轮岗可能涉嫌违法。员工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比如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是关于解除劳动关系能否仲裁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