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审理些什么
一、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审理些什么
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时,仲裁庭主要审理以下内容:
首先是双方主体资格。需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条件,比如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劳动者是否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等。
其次是劳动关系相关事实。包括劳动者是否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具体情况。用人单位是否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和监督,劳动者是否接受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约束。
再者是劳动报酬支付情况。查看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报酬,支付方式、周期等细节。
然后是劳动工具及工作资料的提供。例如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工作资料等,这也能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最后是其他相关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综合起来用于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仲裁庭会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及庭审陈述,对劳动关系是否成立作出裁决。
二、什么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包含多个方面。其内容主要有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等程序。
其中,劳动争议协商是双方当事人直接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调解是由中立的第三方介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仲裁是由专门的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诉讼则是通过法院对劳动争议作出最终裁判。
而诸如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的日常劳动监察执法等,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劳动监察主要是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处违法行为,并非针对劳动争议的处理。另外,用人单位内部的人事管理决策过程,如岗位调配、晋升决定等,若不涉及劳动权益纠纷,也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范畴。还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非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如因租赁关系等产生的纠纷,同样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理的内容。
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流程是怎么样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一般按以下流程进行:
首先,需确认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其次,准备仲裁申请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需写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同时要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争议事实的材料。
然后,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最后,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通知。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受理后,会按照法定程序安排开庭审理等后续事宜。
以上是关于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仲裁审理些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