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一、67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67岁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若67岁人员已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此时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一般按劳务关系处理,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因为劳动仲裁主要适用于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而这种情况下双方是劳务关系,若发生纠纷,应通过民事诉讼等其他途径解决。
(二)若67岁人员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且其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在原单位继续工作且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其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总之,67岁能否申请劳动仲裁关键在于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以及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要根据实际情形具体分析。
二、劳动仲裁调解后不履行怎么办
若劳动仲裁调解后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申请司法确认。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没有申请司法确认,而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就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调解协议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三)申请强制执行。若经过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或者法院的生效判决,一方仍然拒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等一系列强制执行措施,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三、劳动仲裁是否会留下记录
劳动仲裁会留下记录。具体情况如下:
劳动仲裁的记录一般会保存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档案中。这些记录包括仲裁申请书、答辩书、证据材料、庭审笔录、裁决书等相关文书。
从对劳动者个人的影响来看,正常的劳动仲裁记录通常不会对个人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劳动者是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比如主张拖欠的工资、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即使经过仲裁程序,也不会对其后续的就业、生活等造成负面影响。
但如果是劳动者在仲裁过程中存在恶意诉讼、虚假陈述等不当行为,且被查实,相关记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个人信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同样存在类似情况,若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并经仲裁裁决,可能会在企业信用等方面留下记录,对其后续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劳动仲裁会留下记录,且记录的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67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