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是否有继承权
一、离婚后财产是否有继承权
离婚后,夫妻之间互相不再享有继承权。因为离婚意味着婚姻关系的解除,基于婚姻关系所产生的相互继承权也随之消灭。
但对于子女而言,无论父母是否离婚,子女对父母的财产均享有法定继承权。这是基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并不因父母婚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另外,若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指定已离婚的配偶为遗嘱继承人,那么该离婚配偶可依据遗嘱继承相应财产。不过遗嘱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才能保障遗嘱的效力。
总之,离婚后原配偶之间若无遗嘱指定继承情形,彼此没有法定继承权;而亲子间的法定继承权不受父母离婚影响。
二、网上到底能不能离婚
目前,仅通过网络不能完成完整的离婚程序。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需共同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后,双方再次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这一过程涉及诸多面对面的环节,如现场提交材料、核实身份、确认离婚意愿等,无法单纯通过网络完成。
诉讼离婚方面,虽然部分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线上庭审等服务,但也不能全流程网上办理。立案阶段可通过网络提交部分材料,但后续可能仍需当事人到庭参加庭审,接受法官询问、陈述事实、进行辩论等,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离婚案件审理的公正性与准确性。总之,网络为离婚程序提供了便利,但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必要流程来完成离婚。
三、现在办离婚需要几天
离婚所需时间因离婚方式而异。
若选择协议离婚,首先需夫妻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自申请受理起,有三十日冷静期,此期间任何一方反悔都可撤回申请。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需再次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才发给离婚证。所以,协议离婚顺利的话,至少需三十一日,若有波折,时间可能更长。
若选择诉讼离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而且,如果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因此,诉讼离婚的时间跨度较大,少则几个月,多则可能数年。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财产是否有继承权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