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久欠不给怎么办
一、农民工工资久欠不给怎么办
农民工工资被久欠不给,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直接与用人单位负责人联系,明确表达自身诉求,要求其支付工资。若能达成一致,务必形成书面协议,明确支付金额、时间和方式等关键内容。
其次,向相关部门投诉。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提供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拖欠事实的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调查处理,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也可向建设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反映,如在建筑工程中遭遇工资拖欠,可向住建部门投诉。
再者,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投诉无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依法作出裁决。
最后,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凭借生效的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农民工工资甲方有权支付吗
在一定情形下,甲方有权支付农民工工资。
从法律关系看,如果甲方是建设单位,在总承包单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特定情况时,甲方有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的义务。例如,总承包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资,导致农民工权益受损,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甲方应在未结清的工程款范围内垫付工资。这是基于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保障农民工权益相关政策的要求。
若甲方与农民工存在直接的雇佣关系,那么甲方当然有支付工资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甲方直接招用农民工进行某项工作,双方形成劳动关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甲方应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不过,如果甲方与农民工不存在直接法律关系,且总承包单位或分包单位等责任主体能够正常履行工资支付义务,甲方通常无需介入支付农民工工资。总之,甲方是否有权支付农民工工资,需根据具体法律关系和实际情况判断。
三、农民工工资归哪个部门监督
农民工工资监督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进行监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比如住建部门对建筑领域项目进行监督。
-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依法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防范因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
-财政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资金的预算管理,根据经批准的预算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政府投资资金。
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农民工遇到工资问题,可向相应部门反映。
以上是关于农民工工资久欠不给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