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公证多久可以取消
一、遗嘱公证多久可以取消
遗嘱公证后,遗嘱人可以随时申请撤销或变更。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相关法律,遗嘱人有权在生前根据自身意愿对遗嘱进行修改或撤销。即使遗嘱已经经过公证,遗嘱人依然可以通过再次办理公证遗嘱的方式,对之前的公证遗嘱进行变更或撤销。也就是说,不存在时间上的严格限制,只要遗嘱人有撤销的意愿,且符合法定程序,随时都可以启动撤销程序。
另一方面,从公证程序角度,遗嘱人若要撤销公证遗嘱,需要再次向原公证机构或者其他有管辖权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原公证遗嘱等。公证机构会按照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查,核实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和相关情况后,依法办理撤销公证遗嘱的手续。
总之,遗嘱公证后可随时取消,但需遗嘱人亲自申请并经公证机构按程序办理。
二、遗嘱可以继承什么手续
遗嘱继承需按以下步骤办理相关手续:
其一,确认遗嘱效力。要审查遗嘱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日期;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同时,要确保遗嘱人立遗嘱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遗嘱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其二,确定遗嘱继承人。明确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身份,若存在多个继承人,需区分各自的继承份额。
其三,办理继承公证(非必经程序)。部分情况下,继承人可选择办理继承公证,由公证机构对遗嘱的真实性及继承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和确认。
其四,办理财产转移手续。继承人凭借遗嘱、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到相关部门办理财产过户、交付等手续。如房产继承需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银行存款继承需向银行提供相关证明支取存款。
通过上述手续,遗嘱继承人可依法取得遗嘱中指定的财产。
三、公证遗嘱应该怎么更改
更改公证遗嘱,需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具体如下:
1. 重新订立公证遗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因此,若要更改公证遗嘱,遗嘱人可前往公证机构重新订立一份公证遗嘱,明确表达对原遗嘱内容的变更之处。新的公证遗嘱将取代原公证遗嘱的相关内容。
2. 明确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在重新订立公证遗嘱时,遗嘱人必须亲自向公证机构表明更改遗嘱的真实意图,确保变更行为是其真实意思的体现。公证机构会对遗嘱人的身份、行为能力以及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
3. 遵循公证程序:遗嘱人需按照公证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公证人员完成询问、记录、审核等一系列公证程序。公证机构会对遗嘱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经公证机构审核无误后,新的公证遗嘱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公证遗嘱中与之冲突的部分失效。
以上是关于遗嘱公证多久可以取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