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11天,自己不干了,有工资吗
一、干了11天,自己不干了,有工资吗
劳动者干了11天自己离职,通常是有工资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工作了11天,这期间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自行离职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不过,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情况影响工资支付。比如,若劳动者突然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需有证据证明损失的存在及具体数额。而且,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用于赔偿损失时,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这11天的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
二、员工辞职不办离职手续有工资吗
员工辞职不办离职手续,通常是有工资的。工资是员工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只要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就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资。
但不办离职手续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可能因员工未按规定流程交接工作、归还公司财物等,而暂时扣留工资,待员工完成相关手续后再发放。另一方面,未办离职手续可能影响员工后续权益,比如无法正常拿到离职证明,会给员工再就业造成困难;也可能影响社保、公积金的正常转移等。
若用人单位以员工未办离职手续为由,拒不支付工资,员工可先与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协商不成,员工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劳动付出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作成果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离职不给工资找劳动局有用吗
离职不给工资找劳动局有用。劳动局即现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劳动监察部门有职责监督企业工资支付情况。
当遇到离职时用人单位不给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前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核实。若查证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一定比例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此外,劳动监察部门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以此促使其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同时,劳动者也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以增加维权的成功率。若劳动监察部门处理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所以,离职不给工资找劳动局是一种有效的维权方式。
以上是关于干了11天,自己不干了,有工资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