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可以找仲裁人员吗
一、仲裁可以找仲裁人员吗
在仲裁程序中,当事人不能随意自行找仲裁人员。
仲裁机构有一套规范的仲裁员选定机制。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仲裁申请时,仲裁机构会提供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择。双方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从名册中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若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选定,仲裁机构将按照规则指定仲裁员。这种机制旨在确保仲裁程序的公正性、独立性和规范性,防止一方当事人通过私下接触仲裁员影响案件公正裁决。
私自找仲裁人员沟通案件情况,不仅违反仲裁程序规则,还可能破坏仲裁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所产生的沟通内容也不能作为案件审理依据。当事人应遵循仲裁机构既定程序,通过合法、正当途径参与仲裁活动,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和案件得到公平公正处理。
二、合同纠纷可以找仲裁吗
合同纠纷是否可以找仲裁,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首先,需看合同中有无仲裁条款。若合同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且该条款符合仲裁法规定,如选定了明确的仲裁机构等,那么发生纠纷时,双方应按约定将纠纷提交至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这种情况下,仲裁具有优先性,法院通常不再受理。
其次,若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但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也可以找仲裁。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若纠纷涉及身份关系,如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这类纠纷不适用仲裁,即便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也不会受理。另外,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适用专门的劳动仲裁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程序,与一般的商事仲裁有所不同。总之,合同纠纷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找仲裁解决。
三、强制执行能申请仲裁吗
强制执行与申请仲裁是不同的法律程序,且在时间先后上有明确区分。
一般而言,若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意味着此前已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如法院判决、仲裁裁决等,此时不能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因为仲裁通常是在纠纷发生后,尚未有生效裁判结果前,当事人依据仲裁协议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
若执行依据是仲裁裁决,在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但如果在仲裁程序中,一方当事人不配合,如不参加仲裁等,并不影响仲裁程序推进,仲裁庭可缺席裁决,之后同样可依据生效的仲裁裁决申请强制执行。
所以,在已处于强制执行阶段的情况下,通常不能再申请仲裁。不过若存在新的、与原纠纷独立的争议,且符合仲裁受理条件,同时有有效的仲裁协议,那么可以就新的争议申请仲裁。
以上是关于仲裁可以找仲裁人员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