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跟公司要劳动合同
一、怎么跟公司要劳动合同
向公司索要劳动合同,可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索要请求,说明索要劳动合同的原因及用途,例如“因个人留存及劳动权益保障需要,现向公司索要劳动合同”,并明确索要的具体合同期限范围。其次,注意索要方式的正式性和规范性,可通过邮件发送索要函,邮件主题注明“索要劳动合同”,正文详细阐述诉求,同时将纸质版索要函寄至公司注册地址,并留存好寄送凭证。再者,若公司拒绝提供,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说明公司拒绝提供劳动合同的情况,请求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责令公司提供。最后,在与公司沟通或劳动监察部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沟通记录、邮件、寄送凭证等,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之需。通过合法、规范的途径索要劳动合同,能有效保障自身劳动权益。
二、阴阳劳动合同如何仲裁
阴阳劳动合同仲裁时,需准备充分证据。首先,要证明存在阴阳两份合同,如通过工资发放记录、工作内容实际履行情况等体现两份合同的差异。工资发放记录能显示其中一份合同约定的工资与实际发放不符,而实际工作内容与某一份合同的约定存在明显出入等情况都可作为证据。
仲裁申请时,明确阐述阴阳合同签订的背景、目的及给自身造成的损害等。比如说明是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某些法律责任或降低用工成本而签订阴阳合同,导致自己权益受损,如少缴社保、加班工资未按实际工作时长足额支付等。
在仲裁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仲裁庭的调查,如实陈述事实。注意提供的证据要真实、合法、有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支持自己的主张。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阴阳合同中的违法行为得到纠正,自身应得权益得以保障。
三、在校生能签劳动合同吗
在校生一般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因为在校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其身份与普通劳动者不同,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会影响其学业安排和就业选择。
但如果在校生已经毕业,且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其他条件,如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劳动能力等,此时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受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
如果在校生在未毕业的情况下签订了看似劳动合同的协议,应首先明确协议性质。若协议内容符合劳动合同的主要特征,如约定了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且双方意图建立劳动关系,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合同。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面临一定法律风险,因为不符合在校生勤工助学的法律界定。建议在校生在考虑此类问题时,咨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专业法律人士,谨慎做出决策,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以上是关于怎么跟公司要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