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要有哪些条件呢
一、取保候审要有哪些条件呢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需符合相关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具体如下:
第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此类刑罚相对较轻,社会危险性较小。
第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判断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要综合考量犯罪性质、情节,嫌疑人、被告人的平时表现,以及案件证据等因素。
第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这体现了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可以取保候审。这种情况下,为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超期羁押。
此外,申请取保候审通常还需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二、严重心脏病能取保候审吗
严重心脏病患者能否取保候审,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若严重心脏病已达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且对其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如不会再实施犯罪、干扰证人作证、毁灭证据、自杀或逃跑等,那么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所涉案件的性质、情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中的作用,以及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等。
不过,如果虽然患有严重心脏病,但仍具备社会危险性,例如涉嫌严重暴力犯罪、有串供可能等,司法机关可能不会批准取保候审申请。此外,即使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也需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所以,严重心脏病患者有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但最终能否获得批准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三、取保候审没有处理怎么办
取保候审未处理时,可按以下方式应对:
首先,了解未处理的原因。可以向执行机关咨询,比如公安部门,确认是因案件侦查复杂、证据收集未完成,还是存在其他程序性问题导致取保候审未处理。
其次,若因超期未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若超出法定期限仍未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可以向相关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要求依法解除。
再者,若因案件积压等行政原因未处理,可通过合法途径反映情况。如向该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映,督促其尽快处理。也可以委托律师介入,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与司法机关沟通,了解案件进展,推动案件处理进程。
最后,在等待处理期间,被取保候审人需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保证随传随到,避免因违规导致不利后果。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要有哪些条件呢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