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一旦立案可以和解吗
一、刑事一旦立案可以和解吗
刑事立案后部分案件可以和解。
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比如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但并非所有刑事案件立案后都能和解。对于犯罪性质恶劣、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等的案件,即便双方达成和解,司法机关仍会依法处理,不过和解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时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在不同诉讼阶段会有不同处理,如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二、判决书下来了双方和解协议有效吗
判决书下来后,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通常是有效的。
从法律层面看,和解是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即便判决书已作出,只要双方自愿、平等地达成和解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该协议就具备法律效力。
和解协议达成后,可能产生多种法律后果。若双方依约履行和解协议,纠纷就此解决。在执行阶段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依法申请中止执行。若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有不同的救济途径。若在执行阶段,可申请恢复对原判决书的执行;若不是执行阶段,可依据和解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
总之,判决书下达后双方的和解协议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是有效的,能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新的途径和选择。
三、判决书下来可以和解吗
判决书下来后可以和解。在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仍然有权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一方面,若案件处于上诉期内,双方达成和解,可通过撤诉等方式处理。上诉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以终结诉讼程序。同时,当事人也可自行签订和解协议,对权利义务重新作出约定,按协议履行。
另一方面,若判决书已生效,进入执行阶段,双方同样能够和解。执行和解是法律所允许的,双方可以就执行标的的履行方式、期限、数额等内容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签订执行和解协议。执行员会将协议内容记录在案,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和解是当事人处分自身权利的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均具有法律效力。达成和解能有效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是关于刑事一旦立案可以和解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