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2025-11-23 06:01:04 法律知识 0
  掩饰隐瞒犯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属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窝藏等行为,认定需注意主观明知,侵犯司法追缴活动,处罚依情节而异,单位犯罪也有相应处罚规定。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掩饰隐瞒犯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一种。

   该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例如,甲明知乙盗窃来的财物,仍帮其将财物藏匿起来,甲的行为就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认定此罪需注意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司法实践中,对于“明知”的认定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交易时间、地点、价格、交易方式、行为人认知能力等。

   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正常追缴活动。其处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有所不同,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二、刑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追诉:一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二是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三是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四是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五是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判刑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判刑处罚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情节严重”,司法实践中通常考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数量、价值、次数,以及是否导致上游犯罪难以查处等因素。比如,多次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或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价值巨大等,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此外,若事先与犯罪分子通谋,就以共同犯罪论处,而非按本罪处罚。具体量刑会综合全案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准确裁量,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维护司法公正与法律权威。

   以上是关于掩饰隐瞒犯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