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控告程序怎么走

2025-11-23 13:40:27 法律知识 0
  刑事控告程序怎么走?刑事控告一般程序:先准备含犯罪事实等内容及相关证据的控告材料;再依因素确定管辖机关,如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接着提交材料并保留凭证;最后受理机关审查,决定是否立案,不服不予立案可申请复议或监督。接下来财视传媒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刑事控告程序怎么走

   刑事控告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首先,准备控告材料。需撰写详细的控告书,清晰阐述控告事项,包括犯罪事实经过、涉及的犯罪嫌疑人信息、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并附上相关证据,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要能支持控告的犯罪事实。

   其次,确定管辖机关。根据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等因素,找到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通常刑事案件先由公安机关管辖,职务犯罪等特定案件由检察院管辖,一些自诉案件可直接向法院提起。

   然后,提交控告材料。将准备好的控告书和证据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机关,可通过现场递交、邮寄等方式。提交时,注意保留好提交凭证。

   之后,受理机关会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会予以立案;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会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并说明理由。控告人若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有权申请复议,也可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二、构成刑事犯罪的主要条件

   构成刑事犯罪需满足以下主要条件:

   第一,犯罪主体。这是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需达到一定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比如某些犯罪要求行为人年满16周岁,部分严重犯罪年满14周岁即需担责。单位作为犯罪主体,要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且犯罪所得归单位所有。

   第二,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又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积极追求犯罪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对结果发生持放任态度。过失则是因疏忽未预见危害结果,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

   第三,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不同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如抢劫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权利,盗窃罪主要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

   第四,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包括犯罪行为、产生的危害结果以及两者间因果关系。如诈骗罪中,犯罪人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致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造成财产损失。

   三、刑事域外证据怎样认定

   刑事域外证据的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

   首先,来源合法性。需审查证据在域外的收集程序是否符合当地法律规定,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如严重侵犯人权的方式取得的证据,可能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其次,形式合法性。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要求,域外形成的证据一般需履行一定的证明手续。如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等,未完成法定程序的证据可能不被认可。

   再者,真实性判断。结合证据形成的背景、过程、相关人员的情况等综合判断其是否真实可靠。可通过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对证据载体进行鉴定等方式核实。

   最后,关联性审查。判断该域外证据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联系,能否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只有同时具备合法性、真实性与关联性的刑事域外证据,才能够被认定并作为定案的有效证据使用。

   以上是关于刑事控告程序怎么走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