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仲裁适用什么
一、劳动争议的仲裁适用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程序、受案范围等内容。
劳动争议仲裁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仲裁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二、劳动委员会是不是劳动局
劳动委员会并非单纯指劳动局。劳动委员会一般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它是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机构。
劳动局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政府综合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劳动局有着密切联系,劳动局为其提供政策支持、业务指导等保障。但二者在职责分工上有所不同。劳动局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拟定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等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则专注于居中裁决劳动争议纠纷,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公正裁决,以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总之,劳动委员会和劳动局虽相关,但并非同一概念。
三、劳动者劳动关系怎么确认
确认劳动者劳动关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是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劳动合同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二是用人单位是否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包括工作安排、考勤记录等。例如,劳动者需按照用人单位要求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提供劳动。
三是劳动者是否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报酬的支付形式多样,如工资、奖金、津贴等。
四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比如,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是餐厅运营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还可参考其他因素,如劳动者是否接受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约束,工作证件、工作服等是否显示与用人单位的关联等。
在实践中,若双方对劳动关系有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综合各方面因素,全面、准确地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适用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