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

2025-11-25 15:00:27 法律知识 0
  传销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传销诈骗是刑事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入刑。司法认定较严格,要求主观故意且有非法牟利目的。情节轻判五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严重的判五年以上,它危害大。具体详细内容和财视传媒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传销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

   传销诈骗属于刑事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明确将该行为入刑。若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构成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犯罪的认定较为严格。构成此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且具有非法牟利目的。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传销诈骗不仅侵犯公民财产权,还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所以,从法律定性到量刑规定,都体现出这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

   二、诈骗可以通过姓名诈骗吗

   诈骗可以利用姓名实施。诈骗本质是通过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仅知晓姓名本身虽不足以完成诈骗,但不法分子可结合其他信息,利用姓名实施诈骗。

   其一,冒用他人姓名。不法分子冒充知名人士、官员或被害人熟悉的人,编造紧急或有利可图的事由,诱导被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比如,冒充被害人朋友称突发急事需要借钱。

   其二,利用姓名匹配信息。结合公开信息或非法获取的信息,利用姓名与被害人建立虚假联系。例如,掌握被害人姓名和所在单位信息后,伪装成单位领导要求转账。

   其三,信息泄露致精准诈骗。若姓名与其他敏感信息一同泄露,犯罪分子可进行精准诈骗。如诈骗分子获取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后,伪装成银行客服,以账户存在风险为由诱导被害人操作转账。

   所以,姓名可能成为诈骗工具,日常生活中要保护个人信息,面对可疑情况保持警惕。

   三、电信诈骗被抓到后怎么判

   电信诈骗被抓后的判刑,依据诈骗的数额、犯罪情节等因素,按照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决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院量刑时,还会考虑其他情节。如诈骗集团首要分子,使用诈骗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导致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会酌情从严惩处。若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形,可从轻处罚。

   以上是关于传销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