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还抓人吗
一、取保候审还抓人吗
取保候审后仍存在被抓的可能性。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或嫌疑人无罪。
在取保候审期间,若犯罪嫌疑人违反相关规定,可能会被抓。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在传讯时未及时到案;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且根据情况,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此外,如果司法机关在后续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过程中,发现新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严重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也会对其进行逮捕。所以,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
二、取保候审怎么悔罪
在取保候审期间悔罪,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如实供述。被取保候审人应积极、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不隐瞒、不遗漏,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真相。这是悔罪的基础表现,展现出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
第二,真诚道歉。若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了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要向被害人真诚道歉。可以通过当面沟通、委托他人转达或书写道歉信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悔意。
第三,积极赔偿。对于因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的物质损失,主动进行赔偿。赔偿可体现悔罪诚意,争取被害人谅解,在量刑时也可能被酌情考虑。
第四,遵守规定。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规定时间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时及时到案等。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悔罪表现,不会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五,接受教育。主动参加相关的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三、取保候审赔偿多少
取保候审本身不存在赔偿问题。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不过,如果存在错误取保候审,即被取保候审人本身不应该被采取该措施,且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情形,可获得国家赔偿。根据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但取保候审不在法定的可获得国家赔偿范围内。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公民的合法权益因司法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受到损害,例如被超期羁押、被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身体伤害等,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申请赔偿,具体赔偿金额会根据不同的损害情况计算。如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造成身体伤害的,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还抓人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