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案二审终结吗
一、民事纠纷案二审终结吗
在民事诉讼中,二审通常意味着终审终结。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即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具有终局效力。
一旦二审作出裁判,当事人不能就同一案件再次上诉。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司法效率与公正性,防止当事人无休止地寻求上诉救济,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仍有异议,认为存在错误,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但再审程序启动条件较为严格,需符合法定情形,例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等行为。再审并非常规的上诉程序,而是对已生效裁判的纠错机制,只有在满足严格条件时才会启动。所以一般情况下二审终结,但特定条件下有再审的可能。
二、民事纠纷案可以转刑吗
民事纠纷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转化为刑事案件的。
在一些民事侵权纠纷中,若行为人的行为不仅侵害了民事权益,还同时触犯了刑法规定,就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例如在民间借贷纠纷里,若债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债权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标准,原本的民事借贷纠纷就可能转化为诈骗罪这一刑事案件。
又如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像打架斗殴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后果,起初可能只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纠纷,但由于伤害程度达到了刑法中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就会转为刑事案件处理。
判断民事纠纷是否能转刑,关键在于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一旦符合,司法机关会依据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同时被害人仍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附带民事诉讼主张民事赔偿。
三、民事纠纷二审能撤诉吗
在民事纠纷二审程序中,当事人通常是可以撤诉的,但需要符合一定条件。
一方面,二审中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若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若准许撤诉,一审裁判自二审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生效。
另一方面,若二审法院经审查发现存在不应准许撤诉的情形,如一审判决存在严重错误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存在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等情况,通常不会准许撤诉。
当事人在二审中决定撤诉时,务必充分考虑自身权益及案件的各种因素。因为一旦撤诉申请被准许,将产生相应法律后果,不能随意反悔。若对撤诉的法律后果及相关程序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避免因不当撤诉导致权益受损。
以上是关于民事纠纷案二审终结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