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方案,马斯克需达成以下关键指标:
- 实现100万辆无人出租车投入运营
- 累计销售1200万辆汽车
- 完成1000万份全自动驾驶订阅服务
- 售出100万人形机器人
若达成目标,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5%增至25%。即使部分目标未完成,他仍可能获得260亿至500亿美元的收益。
方案背后的争议
该方案经历多次波折:2024年股东批准500亿美元薪酬方案后被特拉华州法院裁定无效,理由是"对股东不公平且马斯克施加不当影响"。特斯拉随后上诉并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德克萨斯州。
反对者包括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等机构,认为方案缺乏合理约束。分析指出,部分业绩目标表述模糊,即使利润未显著增长,马斯克仍可能获得高额回报。
特斯拉面临的市场挑战
尽管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宣称"开启新史诗",特斯拉正面临多重压力:
- 产品线老化,竞争对手持续壮大
- 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形成明显竞争优势
- 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即将到期
- 马斯克政治活动引发品牌争议,影响销量
市场反应
方案通过后,特斯拉股价随大盘下跌3.5%。分析师指出,特斯拉股价长期受"马斯克效应"情感因素驱动,而非基本面逻辑。公司治理专家质疑:"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董事会与马斯克存在真正分歧,这种运营方式是否理性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