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劳动仲裁要多久
一、辞职劳动仲裁要多久
辞职引发的劳动仲裁,一般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会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所以,辞职劳动仲裁从受理到出结果通常在两到三个月左右,但具体时长会受案件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二、公司控告辞职员工犯罪吗
公司控告辞职员工是否构成犯罪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辞职员工在职期间确实实施了触犯刑法的行为,如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公司掌握充分证据后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是合法的维权行为,不构成犯罪控告的滥用。
然而,如果公司并无确凿证据,仅因员工辞职等原因恶意控告,意图使员工遭受刑事追究,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恶意控告可能会对员工造成名誉损害、精神痛苦等,情节严重的,公司相关责任人可能需承担诬告陷害等法律责任。
所以,关键在于公司控告是否基于真实的犯罪事实及证据。若有合理依据和证据支撑,控告是正当的法律途径;反之,恶意控告则会面临法律风险。员工若认为公司控告不合理,可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三、劳动合同未到期辞职有工资吗
劳动合同未到期辞职,劳动者通常是有工资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应按照约定支付相应报酬。即便劳动合同未到期,只要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且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办理了离职手续,在实际工作的时间段内,用人单位就应当足额支付工资。
例如,劳动者在该月工作了一定天数,用人单位就需要按照月工资标准折算相应的日工资,再乘以工作天数来计算应发工资,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补偿等。总之,劳动合同未到期辞职,工资的支付是有明确法律保障的。
以上是关于辞职劳动仲裁要多久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