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后用人单位让员工离职怎么办
一、签订合同后用人单位让员工离职怎么办
签订合同后用人单位让员工离职,需分情况处理。
若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如员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解除的合法性。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两种维权途径。一是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劳动关系,在仲裁或诉讼期间,员工可正常获取工资。二是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员工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单位解除通知等,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离职合同没签有什么影响没有
离职合同未签存在多方面影响。
对员工而言,权益保障可能受限。离职合同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未签则在经济补偿、工资结算等方面易生纠纷。比如,若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却未签合同,员工后续维权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结束及补偿依据。未签离职合同,还可能影响员工入职新单位,新单位有时会要求提供离职证明以确认劳动关系已合法解除,没有离职合同可能难以顺利获取。
对公司来说,同样存在风险。未与员工签订离职合同,可能面临员工以未依法办理离职手续为由主张权益,引发劳动争议。若员工离职后对外作出不利于公司的行为,而无离职合同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公司在追究员工责任时可能缺乏有力证据。
建议员工和公司在离职时签订书面离职合同,明确工作交接、工资支付、经济补偿、保密义务等内容,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避免潜在法律风险。
三、工伤没合同没有离职书怎么要赔偿
即使没有劳动合同和离职书,工伤职工仍可依法索要赔偿,步骤如下:
第一,确认劳动关系。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可以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凭借这些材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第二,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需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劳动关系证明、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等。
第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要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确定伤残等级。
第四,协商或申请仲裁赔偿。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以上是关于签订合同后用人单位让员工离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